在这里,感受高质量发展之美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设备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弦歌不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代代相传;这里红色底蕴深厚,孕育了伟大的雷锋精神,“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美誉广为流传;这里发展活力迸发,有着“工程机械之都”“智造之城”的硬核实力,“媒体艺术之都”“广电湘军”的浪漫气质,“网红城市”的人间烟火。这里就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湖南省长沙市。9月16日,记者跟随“全国百家党媒看湖南”采访团走进长沙市,近距离触摸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感受长沙高质量发展之美。
牢记殷殷嘱托,全力当好“领头雁”
“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为湖南和长沙高质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锚定了新方位、赋予了新使命。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使命在肩,唯有实干才能实现梦想,唯有奋斗才能铸就辉煌。
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由链式向集群式发展,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不断积蓄新优势、新动能;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高强度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开放平台,擦亮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开放名片……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力行“三高四新”战略的实际行动,聚焦新使命,精准发力,重点突破,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姿态,激发奋斗精神,激昂干事热情,忠诚担当使命,坚定不移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全力当好领头雁、建设示范区,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综合实力迈上更大台阶,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居全国省会第6位、全国城市第15位;
——先进制造铸就强劲引擎,培育形成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全面发力22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机械跻身国家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迸发新的活力,打造了岳麓山大科城、马栏山文创园等一批科创平台,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创新能力跃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改革开放释放磁场效应,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先试,数字人民币试点等“国字号”改革亮点纷呈,在长沙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73家,建立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00多个;
——城市承载力、资源吸纳力、产业竞争力、对外辐射力大幅跃升,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连续两年领跑中部,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五、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评“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加码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动力十足
9月16日上午,长沙经开区山河工业城中挖装配车间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自动化设备中穿梭忙碌,一旁的智能仓储货架让装配件更快更精确地到达生产线。相比传统制造方式,这个“智慧车间”里的挖掘机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节拍”由以前的每台70分钟压缩到每台30分钟左右。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时,语重心长地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谆谆教导,厚望如山,总书记的嘱托铭刻在每一个山河智能人的心中。
一年来,山河智能加大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科技攻关力度,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足功夫,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研制耦合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完成1000小时矿山工业性考核;国内首创竹节桩植桩成套装备及技术,解决了植桩效率、装备成套化难题;“快捷分离上下车方法”解决了大型工程机械运输困难的世界性难题;5G智能旋挖钻机、5G高空作业平台实现全球首创。一年来,从这里诞生了全国首台电动智能挖掘机、全球首台套油气管道装备……一系列创新型产品让“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没有核心技术的“破茧”,就没有智能制造的“成蝶”。一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指明的方向,按照湖南省委战略部署,长沙市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厚植创新土壤,构建生机勃勃创新生态。着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同和发展,围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113项,支撑经费2.1亿元;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片区完成扩区;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如今,创新已成为引领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深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马栏山里不养马,更没见到山,但没有哪一座山像它这样迎风生长。
浏阳河畔的马栏山,曾是长沙市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违章仓库较密的“城中村”。2014年2月,长沙市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拆违”,腾出4000余亩土地为发展赢得空间。2017年12月20日,备受瞩目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短短几年,昔日的“城中村”就蜕变为创意澎湃、活力迸发的视频文创园,朝“中国V谷”飞速奔跑。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调研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沿着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路线,9月16日下午,“全国百家党媒看湖南”采访团走进这座集结了3240多家文创企业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亲身感受“中国V谷”的澎湃动力。
“这是用数字钢筋水泥构建的380米‘星城光塔’……”“这是中国传统神话《山海经》在马栏山数字视频产业云底座上制作的动画串烧……”在马栏山独一无二的P2.0点距14K环幕结合立柱屏和顶屏构建的沉浸式数字视频空间“厨房”里,由炫酷的全景声音效和回放系统“烹饪”的七个视频,让采访团的成员们惊叹不已,赞不绝口,而这只是5万余名马栏山人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一个缩影。
——联合映客打造的华服(中华服饰)品牌“燕云织造局”已面市,包括“华服出道”晚会、华服时装周、华服音乐节等整套华服推广计划都将陆续开展,预计用5至10年,推出一个弘扬东方美学和中华服饰文化的振兴计划。首家入驻马栏山的企业银河酷娱的青年创始人李炜,找到了守正创新“接地气”的表现方式。
——完成1964年版黑白电影《雷锋》高格式彩色修复,让市民看到彩色的电影《雷锋》,即将完成《毛泽东在1925》和《刘少奇的44天》等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修复,这是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首席技术专家周苏岳和他的“红色文化数字呈现工程项目”团队对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大红色经典影像的修复力度,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嘱托交出的答卷。
“不做房地产,做文化”“发挥独特优势,做视频”“科创加文创,做数字经济”,悬挂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一句句标语背后是长沙市深耕文化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成色的决心和信心。一年来,长沙市牢牢把握文化强国重大战略机遇,坚定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马栏山的使命与责任,坚持守正创新,坚守“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设满足产业需要与文旅结合的文化“CBD”,构筑全国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构建视频文创、文化大数据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核主导产业集群,持续推动“固链补链强链”,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引擎。在有着“中国V谷”之称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引领下,长沙市文化产业正乘风破浪,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石 雷